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水體汙染與毒物學
Aquatic Pollution and Toxicology 
開課學期
109-1 
授課對象
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 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 
授課教師
陳力騏 
課號
BME5722 
課程識別碼
631 U178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 
備註
上課地點:知武208
總人數上限:1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目前水處理的主要目標是要達到政府所訂的放流標準,只是近年產業越來越多元,汙染物的種類也多樣化,而同一的放流標準也無法一體適用於不同的生態系。所以,我們對水資源的保護與應用,需要更有系統而顧及個別需求的思考邏輯。

如果沒有直接危及人類的生活品質與健康,通常汙染是被漠視的,幾乎所有目前的先進國家都經歷過嚴重環境汙染的洗禮。1956年日本熊本縣因為汞汙染所造成的世界知名的水侯病災區的水侯灣(水侯市立水侯病資料館; https://goo.gl/maps/3TboX8MiE2oQ4VRZ8 ),現在是明蝦與珍珠的產地,最近還因為水質太乾淨而有漁獲量減少的問題。所以,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(環境毒物學)是公共衛生學上非常重要的學問,只有喚起人類健康的憂患意識,環境問題才會被重視。而Aquatic toxicology (水體毒物學)則除了人類外,會考慮魚類等的毒物動力學,因為魚類使用鰓呼吸,很多水溶性的物質對人類影響不大,對魚類卻有很高的Bioavailability。一如磷的排放,由於會對珊瑚骨針成長造成影響,就算是非河口地區,在珊瑚礁區的含磷廢水排放須受到嚴格限制。如日本沖繩縣與論島(https://goo.gl/maps/TqsHQcBp37uVSHUH6)上蔗田農民雖因循JA標準施肥,但石灰岩多孔性地形吸收而直接擴散到岸礁的結果,東側珊瑚礁被優樣化影響的程度反而是比西北側河口地區嚴重,否則一般河口地區通常是優養化更嚴重的地區。所以,包括大規模的農林漁牧業,要真正減少Aquatic pollution必須要個別針對產業與地理特徵做調整才會事半功倍。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會先使用Mikko Nikinmaa的電子書介紹人類最擔心的水體毒物學。隨後實地介紹台灣西部河口汙染問題與牡蠣養殖業的關係,解釋為何美東切瑟皮克灣 (Chesapeake Bay; https://goo.gl/maps/sdc1kDxKgnrk3sGP6)開始鼓勵養殖牡蠣以淨化海水,而台灣的牡蠣養殖戶卻平均80歲而有傳承問題,10年後台灣沒有蚵仔煎的問題可能比海水汙染的問題小很多。也會實地介紹核三廠溫排水的問題,其實只是造成局部的珊瑚白化,因為Global warming所造成的溫度震盪才是大規模珊瑚白化的主因,但溫排水會造成魚類窒息,原理跟人類的潛水夫病類似,卻非壓力的影響,這也是要有Aquatic toxicology的概念才容易理解。接著再回到課堂上,以Law的教科書Aquatic pollution (水體汙染)介紹並討論各種產業造成水體汙染的機制與處理原理。相信學生對水資源的保護會有更鮮明而正確的概念。 
課程要求
第一堂就會上課,上課慢慢喬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1.Malcolm Jobling (1995)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.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